人啊,千萬別把日子過反了(看完醒悟)

人啊,千萬別把日子過反了(看完醒悟)
value101 2023-03-30 檢舉

 

萊蒙特說:“一切事物的出場都是有順序的,如果沒有順序,那就會出錯。”

 

生活中,我們總是傾盡全力,試圖讓自己過得更好,但奇怪的是,越努力,越吃力。

 

歸根結底,是我們把人生的順序弄反了。

 

Advertisements

其實,世界的運行有它特定的規律,如果本末倒置,那麼必定會南轅北轍。

 

學會捋清順序,才可以在漫長歲月中活得輕鬆順遂。

 

Advertisements

先學會發脾氣,再擁有好福氣

 

有一部西班牙電影叫《直率症》,女主角帕茲是個從不發脾氣的老好人。

 

男友不務正業,成天窩在家里當寄生蟲,還推脫一切家務,整夜的呼嚕聲也吵得帕茲難以入睡。

 

老闆把她當工具人,讓她幹雙份的活卻只發很少的薪水,公司的新人不僅霸占她的車位,還嘲笑她年紀大跟不上時代。

 

閨蜜總是向她傾吐苦水,把她當情緒垃圾桶,可輪到帕茲傾訴時,對方就只是自顧自地看手機,根本不在乎她說了什麼。

 

帕茲對這一切從來都是默默忍受,長期的逆來順受讓帕茲身心俱疲,她找印度大師尋求幫助,並得到了一瓶神秘藥水。

 

第二天,帕茲怒斥老闆無能,怒懟閨蜜戀愛腦,怒趕廢柴男友,當她說出想說的一切後,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。

 

其實大師給的只是一瓶普通水,真正起作用的,是帕茲釋放出了真實的自我,敢於表達真實的想法。

 

一味的隱忍,只能模糊自己的底線和原則,非但換不來順暢的人際關係,反而會讓周圍的人更加放肆,更輕視自己。

 

林奕含曾說:“忍耐不是美德,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,生氣才是美德。”

 

美德是面對爛人爛事時,能給人留有餘地,但並不等同於事事都默默忍受。

 

當你對別人的行為一再忍讓,就必然會讓自己受盡委屈。

 

學會發脾氣,才能讓那些越界者望而卻步。

 

想起一個寓言故事。

 

當一條蛇噴射毒液時,人們會害怕地大喊尖叫,但當它閉上嘴巴不噴毒液時,人們又都朝它扔石頭,最後被打得半死。

 

蛇很苦惱,問一位老者:“怎麼才能讓人不尖叫也不打我?”

 

老者說:“你可以不噴毒液,但你要露出尖利的牙齒。”

 

會發脾氣的人,不會肆意發洩自己的憤懣,也從不刻意掩蓋自己的軟弱,而是清楚地亮明自己的棱角。

 

正如作家余華說的:“當我凶狠地對待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。”

 

 

先讓自己值錢,再去談論賺錢

 

知乎上有個問題:“在大學需要著急去賺錢嗎?”

 

有個高讚的回答是:“人生有三四十年的時間去工作賺錢,千萬不要用寶貴的學習時光去換一點小錢,不值得。”

 

作家李尚龍曾經認識一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的在讀大學生小許。

 

在大一時,小許就忙著到處兼職賺錢,一個學期下來,錢是賺了不少,可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兼職的準備工作上,根本沒有多少時間鑽研專業知識。

 

李尚龍勸她先把學習抓牢,以後賺錢的機會多的是,小許覺得非常有道理,就想著把兼職給辭了。

 

機構老闆為了留她下來,提出可以給她漲工資,小許沒能抵禦金錢的誘惑,留下來繼續工作了。

 

大二時,她的很多同學把該考的證書都考了,得到了去銀行實習的機會。

 

反觀小許,因為忙著做兼職,竟然連一個證書都沒考,白白錯失了讓自己更值錢的大好時光。

 

俞敏洪就曾說:“一個人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值錢。”

 

賺錢,對普通人而言永遠是治愈一切的良藥。

 

但賺錢是一種短期的單點回報,而值錢才是長期的線性收穫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