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中年,敢和這三種翻臉,命會越來越好

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:有哪些道理,是人到中年後才明白的?
底下一個高讚回答,深表認同:“不要太善良,該表達時表達,該拒絕時拒絕,才能活得自在。”
人到中年,走過半生,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後才明白:不是所有善良都會換來他人的善待,不是所有忍讓都會換來他人的尊重。
善良有度,忍讓有尺,才能在兵荒馬亂的生活裡自在前行。
過度忍讓,只會讓自己受傷
常言道:“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”
學會忍讓,似乎是刻在我們骨子裡的教養。
確實,適當的忍讓,可以減少一些人際煩惱。
但如果事事忍讓,反而會讓自己受傷。
電視劇《知否》裡,盛明蘭的母親衛小娘,溫柔善良,知書達理。
為了給家人治病,她賣身到盛家做小妾。
本來,以她的姿色和聰慧,肯定可以在盛家奪得一席之位。
可她偏偏處處隱忍,不爭不搶,以為這樣可以過上安穩日子。
然而,一味地忍讓,並沒有給她帶來安寧的生活,反而把她推向危險的深淵。
府裡下人見她不受寵,經常冷眼相待;同為妾室的林噙霜見她軟弱,處處刁難。
有次,林噙霜剋扣她取暖用的炭火,導致她每天晚上都冷得發抖。
她的丫環小蝶氣不過,站出來為她爭取炭火,卻被她攔住,寧願典當嫁妝補貼,也不願反抗。
女兒明蘭心疼她,跑去和父親告狀,她也不敢對丈夫說出實情,反而解釋為自己懷孕怕熱才不生火。
後來,小蝶被冤枉偷炭火,她本想報官查明真相,卻因為丈夫的一句“不能報官!”繼續妥協,承認是自己丫環的錯,並將小蝶趕出盛家。
她的過度忍讓,讓自己和身邊人受盡委屈,也讓林噙霜更加肆無忌憚。
在她養胎期間,天天給她送補藥,害她滋補過度,胎兒過大;
在她生產期間,故意不找接生婆,害她難產,最終一屍體兩命。
董卿曾說過:“你若好到毫無保留,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。 ”
很多時候,過度忍讓,對方不僅不會適可而止,反而更加得寸進尺。
長此以往,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,讓自己受盡委屈,越活越卑微。
做人,可以心軟,但不能處處退讓。
否則,你的忍讓,將成為別人刺向你的刀。
敢於翻臉,別人才不會得寸進尺
作家三毛曾在書裡講過一段她在國外留學的故事:
剛到西班牙時,她一直謹記著父母的交代:凡事忍讓,吃虧是福。
所以她對每個人都特別好,誰拜託的事情都答應。
每天幫室友們整理內務,鋪床、掃地、擦桌子、洗衣服。
半年下來,她成為了宿舍人緣最好的人,但她卻愈發地不開心。
因為室友把整理內務當成了她的責任,還經常指使她幹活,讓她幫忙收衣服,燙褲子,卷頭髮,深夜給她們開門……
有天晚上,室友們擠到她床上喝酒,大聲吵鬧,惹來了院長。
院長憤怒地站在門邊,吼道:“是誰起的頭?”
屋內的女孩子全都低著頭,不敢回應。
看到她們躺在三毛床上,院長以為是她帶的頭,罵了她一頓。
她內心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,以和為貴的念頭拋之腦後。
當場“翻臉”,氣沖衝跑到走廊上,拿起掃帚往室友身上打。
院長極為生氣,下令讓三毛當眾道歉,三毛始終不肯。
這次奮起反抗後,室友們再也不敢欺負三毛,反而變著花樣討好她,連院長也主動找她和解。
馬德說:“你可以不去扎人,但身上一定要有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