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人際關係的4條真相,第1條扎心了

職場人際關係的4條真相,第1條扎心了
value101 2021-05-05 檢舉

 

高考,大學是依據你的高考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你。

 

職場,上司把一個任務交給你,是希望你能給他一個滿意的成果,從而給公司帶來效益。

 

電影《穿普拉達的女王》裡,馬琳達說:

 

“我對你無能的細節過程不感興趣。”

 

職場中最怕的就是,你剛接到某個任務時,就開始在潛意識裡策劃一個“失敗亦英雄”的過程。

 

一旦你這樣做了,就會在之後的行為中,頻繁產生一種自我暗示:

 

這事兒估計我是做不成,我的上司要是責備我怎麼辦?嗯,我把過程弄好看一點兒……

 

一旦有了這個想法,在之後的無數個微妙節點上,人的每次行為抉擇,都會朝著“失敗英雄”的方向發展,將會導致你在很多可以促進任務成功的環節上沒有付出足夠努力,卻把大量精力花在了怎樣保存面子和找藉口上。

 

這是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的失敗。

 

別忘了,任務不等於結果,任務的核心是完成。

 

如果你覺得只是例行公事,把該走的程序都走了,就可以完成差事,但完成“差事”不代表達成了上司的目標。

 

“交差”和“達成目標”二者之間,並沒有絕對的充分必要關係,甚至有時候根本毫無關係。

 

所以,當你面臨一個有難度的任務時,請把你全部的精力放在“如何把事情做成”上面,而不是耍弄一些小聰明。

 

因為小聰明終歸是小聰明,它只能夠說服你自己,卻抵不過上司“用結果說話”的評價體系。

 

如果你能把心思都聚焦在做事情本身上面,即便最終敗了,亦不為恥。

 

電影《勇闖奪命島》中有一句台詞:

 

“輸家總是在抱怨自己已經盡力,而贏家此時已經得到了選美皇后的垂青。”

職場人際關係的4條真相,第1條扎心了

▲ 長按掃碼,分享朋友圈

職場人際關係的4條真相,第1條扎心了

 

涉及私密事,不知為大善

 

既然說到了“距離產生美”,那麼同事間的隱私問題就不得不談。

 

我常常說:涉及私密事,不知為大善——最好的保密者,其實是不知者。

 

如果在某些場合,你不得不需要別人的密碼、獲知別人的秘密,該怎麼辦呢?

 

首先,涉密的問題,想3秒再問同事,你得組織好語言。

 

第二,在打聽這個隱私的時候,你應該首先擺出一個姿態——我平時不是這樣的,這次是不得已。

 

說到隱私,我就想起一件事:之前一個同事因為旁邊有人強行翻看了他的手機,和對方大吵了一次。

 

有的人覺得大家都是這麼熟了看一下手機也無所謂,這種做法其實很不應該,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禮貌。

 

我也會遇到這個情況,比如別人問我借手機借電腦之類的。

 

即便對方禮貌地提出請求,我還是會覺得不適。

 

且不說我電腦裡有沒有小電影,如果東西在你手裡用壞了怎麼辦?雖然硬件可以賠,可那些數據怎麼辦?你怎麼賠?我又該怎麼說呢?

 

電子產品本來就比較脆弱,磕一下摔一下結果都難說的。

 

雖然有做備份,但我也不可能天天備份,總歸有個週期,去修怎麼修?要花的時間誰來補償,由此產生的麻煩誰來負責?

 

可能有人覺得“不就是看一下嗎,能怎樣”“哎呀怎麼那麼小氣”。

 

恕我直言,凡事這麼想的人,都沒有做好萬一出了意外進行補償的準備。

 

更何況,手機、電腦是高度涉及隱私的。

 

這和成年不成年沒關係,保護自我的隱私意識每個人都有,既然自己有隱私意識,那就不要侵犯別人的。

 

除非是公用或者辦公設備,否則我是不會藉手機、電腦的。

 

就算是打電話,也是請別人親自操作,我告知號碼,請別人撥打。

 

萬不得已,也要主動在對方的視線之內使用。

 

我不希望別人來借我的手機和電腦——所以也請各位讀者保護好你們同事的隱私。

 

圖片來源: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不為商業用途,如有侵犯,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。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插座學院立場。

職場人際關係的4條真相,第1條扎心了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