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信嗎,越忙越窮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value101 2019-10-11 檢舉

 

“有錢到底是天注定還是靠雙手”。

這位富人出身於香港江南四大家族,

而且他還是個努力的富二代,

攻讀下了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。

他表示參加這檔節目,是想在日後的從政生涯中,

有更可信的材料去說服別人。

“因為我曾置身其中,這樣會更讓人信服”

為了體驗生活

這位富二代交出了自己的錢包,

住進了月租1350港元,只有1.67平方的“豪宅”裡,

再算上高昂的住宿、交通、餐飲費用,

對比大半天辛苦的工作,

富二代得出結論:“這樣的付出和回報是不對等的”。

原本為期7天的體驗,富二代沒熬過3天,

便表示“已經體驗足夠”並要求退出。

對比他曾經說​​的“我永遠在計劃下一步”

在體驗結束後他卻說:

“計劃下個星期?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”。

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,勤勞並不能致富,

過度的忙碌只會讓你人窮志短,只好越窮越忙,越忙越窮,

周而復始,惡性循環。

毀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,

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。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一個管理學家曾經持續跟踪拍攝一群企業高管的工作,

分析他們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。

他得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:

最成功的管理者反而是日程表看起來最沒有效率的人,

他們的日程表裡,永遠有一些時間是用來消耗和等待的。

除了留出日程表的空隙,還有一點非常重要,

就是別把自己當超人,你能做到的,遠比想像的少。

喬布斯每年都會都帶領公司為首的100名高管外出集訓,

激勵他們集思廣益,制定來年公司最重要10件事。

高管們會各顯其能,盡全力爭取讓自己的提議上榜。

然後喬布斯會拿出簽字筆,劃去榜上後7位,宣布:“我們只能做到前3件。”

他以明確姿態告訴在場每個人,

無論我們是多麼的優秀,多麼的高效的工作,

但我們仍然做不了那麼多事情。

還記得那個著名的二八定律嗎?

蒂莫西《每週工作4小時》裡說:

80%的有成效的工作都是在20%的時間內完成的。

世界上最富有、最成功的人和所有人一樣,

每天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,每週都擁有同樣的7天。

他們之所以傑出,是因為他們更聰明地工作,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。

成功來自“精準的勤奮”,而不是“平庸的忙碌”。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1990年,三位心理學家在西柏林中心藝術大學裡,

進行了對小提琴名家的研究考察,

他們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,

一組是有可能成為大師的精英演奏者,

一種是普通的演奏愛好者。

通過研究,他們發現:

普通演奏者通常將工作分散到一天完成,

一份將平均工作時間和每日活動小時對比的圖表顯示,

普通演奏者圖表上的曲線是平滑的,

工作時間與活動時間相近。

而精英演奏者則不同,

他們將工作集中在兩個明顯時段完成。

如果將他們工作時間與每日活動時間相對比的表格描繪出來,

會發現兩個顯著峰值:一個早上,一個下午。

越是頂尖演奏者,峰值越明顯。

而同樣,越頂尖的,在時間峰值之外,

他們休息和放鬆的時間也要比所有人都多。

一整天大眾化的勤奮,並不能決定成功,

有節奏的努力,才能成功。

人天生就離平庸很近,離出色很遠。

群體中的個體,往往會與群體中大多數保持相同的行動軌跡,

這也就是人越忙越窮的開始,同頻化的步調,

讓人們的勤奮毫無價值。

因為,社會上成功的是絕少數,你模仿大眾,你注定黯然無光。

其實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,

努力到拋進人群中沒人認出你。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當一個人忙碌久了,所有感官也會遲鈍下來,

很難再留意到春花秋草,夏雨冬雪的四季之美。

蔣勳帶著朋友去吳哥窟時,

朋友們第一看柬埔寨人的家都會嚇一跳,

因為那裡連家徒四壁都算不上,他們連牆壁都沒有。

蔣勳之前總覺得家裡還缺什麼,

之後他想:“我在家真正擁有什麼?”

他以為他比柬埔寨的人富有,

但是當他看到那些男男女女從田間,從山林間回來,

看到他們脫光在小河裡游泳,潑水唱歌,看到那一朵朵蓮花就在河中開放。

那一刻,蔣勳覺得他們比自己富裕太多了。

《莊子》曾經提到過兩個人,

一個叫作“囓缺”,一個叫作“王倪”,

他們都是神仙級的人物,囓缺是王倪的學生。

囓缺問王倪:“你知道萬事萬物共同的地方嗎?”

這個問題在《莊子》裡很常見,

他們似乎活在一種對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追求當中。

因為在那個時代,

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車房美女沒有奢侈品,

大家都一窮二白,才會有人去問一些無用的問題,

做一些無用的事情。

而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,

才有可能有時間去思考和成長。

物質上的貧窮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如死水,精神乾涸。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沒有買房的高曉松通過不曾漂泊的許巍,

告訴越忙越窮,越窮越忙的年輕人:

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。”

然而這塊大餅並不新鮮,

王爾德1888年就畫過了——在《忠誠的朋友》裡,

自私狡詐的“成功人士”磨坊主不止一次地,

用“忠誠”、“友誼”、“慷慨”、“期待”燉成誘餌,

坑蒙拐騙那位勤奮卻貧窮的農民漢斯干白活。

這故事的結局就是,

善於畫大餅的越閒越富,詩意滿滿地空手套白狼;

熱衷喝雞湯的不僅越忙越窮,還死在了乾白活的路上。

400年前,哈姆雷特就已提出了這個問題:

“生存還是毀滅,這是一個問題。”

是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,

還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?

那些學會抵抗“”一萬小時死亡定律”的人,

也是實現時間自由的人。

他們懂得把時間留給自己,在喜歡的時段做喜歡的事情。

愛馬仕總裁克里斯蒂安·布朗卡特這段話說得特別好:

“拿出時間來好好做事情,擁有自己當下的時間,

分享自己寶貴的時間,或者把時間留給自己,

並真實地考慮時間能給一件東西帶來的,

一如它賦予每個人的命運,

那是一種濃度、一種機會、一種價值。”

想逃離苟且,

我們需要一場詩意的平凡生活,

而不是陷入糟糕的忙碌之中。

 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你信嗎,越忙越窮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