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會不與人爭辯,你就贏了

學會不與人爭辯,你就贏了
value101 2023-04-19 檢舉

 

《道德經》裡講:

 

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;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”

 

有智慧的人,從來不屑與人爭辯。

 

生活中能發現,有人特別喜歡和人爭論,最後消耗了自己的時間,毫無實際意義。

 

爭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辯,不爭辯不代表理虧,反而是內心無愧,不屑與之相爭。

 

和智慧的人爭辯,我們能從爭辯中學知識,其樂無窮。

 

而面對有偏見的人、糊塗的人、不同層次的人,風馬牛不相及,只能損心耗力。

 

不如懶一些,不去招惹,不拉低自己。

 

 

心存偏見的人對人對事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判斷標準,事情的對與錯、是與非,全憑他自己而定。

 

有一次,著名作家莫言請人吃飯,大家酒足飯飽之後桌子上還剩很多飯菜,農民出身的莫言不忍浪費便繼續吃了起來。

 

這時,有人諷刺到:

 

“瞧瞧莫言吧,非把他那點錢吃回去不可。”

 

當時的莫言,好像挨了一記響亮的耳光。

 

後來,莫言在赴宴之前,喝了兩碗稀飯、兩個饅頭,墊飽了肚子。

 

在宴席上,他吃得慢條斯理、溫文爾雅。

 

結果一人卻說:

 

“看看莫言那假模假樣的勁兒,好像他只用門牙吃飯就能吃成賈寶玉似的。”

 

所以,我們不要和有偏見的人做多餘的解釋,也沒必要為了迎合他們的而改變自己。

 

因為你無論怎麼做,在有偏見的人眼裡都是錯的,如果你跟他解釋些什麼,他還會認為:

 

“看吧,被我說中了!”

 

塞繆爾·約翰遜說:

 

“心存偏見的人總是弱者。”

 

心存偏見的人大多都是對自己的生活不滿,他不肯承認自己的偏執和軟弱。

 

就好像用言語針對一下別人,自己就會輕鬆地贏得什麼優越感似的。

 

當心存偏見的人得知別人比他過得好,他認為別人是裝的,得知別人比他過得不好,他認為別人是在賣可憐。

 

殊不知,心存偏見的人在賣弄偏見的時候,不僅失去了朋友,也失去了自身的品德。

 

和對的人談論對的事,於兩個人都是加法。

 

和錯的人談論對的事,於聰明人一定是減法。

 

所以,跟有偏見的人明是非,本身就是一件有失明智的事。

 

 

《紅樓夢》中有這樣一個橋段:

 

有一次,迎春的下人偷東西不承認,府上眾姐妹幫迎春討公道,迎春自己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。

 

林黛玉說:

 

“如果二姐姐是個男人,將來一家大小如何裁治?”

 

我們都知道,一部《紅樓夢》,千種女兒愁。女人不能披甲上陣立軍功,卻能在後院闖出另一番天地。

 

賈府管事的不是賈政,也不是賈璉,而是王熙鳳。

 

其實,同為閨閣待嫁之女,林黛玉不好意思說迎春:“你這樣,嫁人以後怎麼管家?”

 

所以黛玉用“二姐若是男人”來規勸。

 

但是迎春不理解林黛玉的意思,笑著回答道:

 

“多少男人尚於此,何況我哉。”

 

黛玉聽了之後沒再說什麼,而是和旁邊的寶釵相視而笑。

 

迎春最後的結局就是在丈夫孫紹祖的欺凌下結束了一生。

 

人生的一大錯事:和糊塗人說明白話。

 

俗話說:“與聰明人打交道是'如沐春風',與糊塗人打交道卻是'遇事生風'。”

 

子曰:

 

“不可與之言而言,謂之失言。”

 

孔子認為,和不通透的人共事,有些話是不能說的,因為即使說了,對方也無法理解,說多了只是徒增煩惱,甚至給自己帶來沒必要的麻煩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