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絳:到了一定年紀,關起門,拉好窗,掃淨屋

楊絳:到了一定年紀,關起門,拉好窗,掃淨屋
value101 2023-03-29 檢舉

 

楊絳在《我們仨》中寫道:

“生活裡一半是柴米油鹽,一半是星辰大海。想調成什麼味,都靠自己。”

她的一生跌宕起伏,顛沛流離,經歷了無數痛苦和紛擾,但她卻在這無常中,用內心的淡定和從容,將自己生活過得綿柔深長。

到了一定年紀,才漸漸明白每個人的生活,難免遇到各種不順,但決定一個人狀態的,是自己的心境。

佛經云:“物隨心轉,境由心造,煩惱皆由心生。”

一切煩惱,其實都來自自己的內心。

心中充滿悲觀消極,生活也會黯淡無光。

只有守好自己的內心,關起門,拉好窗,掃淨屋,與外界的繁雜隔絕,才能感受真正的幸福。

 

 

關起門

英國首相勞合·喬治曾說:“當你關起身後的門,你就把過去留在了後面,然後可以重新開始。”

人生在世,難免遇到各種不順心。

只有學會將身後的門關上,將過往關在門外,才能放眼向前

楊絳的前半生,可謂歷盡坎坷。

年輕時,經歷戰亂,流離各地。

好不容易扛過了戰亂,卻仍舊無法安穩。

在那個特殊年代,她和錢鍾書被各種針對,受盡了委屈。

凌晨就要餓著肚子開始乾活,年近花甲也要在田裡種一整天的菜。

再次挺過委屈,終於安定下來,卻接連失去了女兒和丈夫。

正如她在《我們仨》中所說:“我們一生坎坷,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,但是老病相催,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。”

友人來看她,見她孤零零的,忍不住流下了眼淚。

楊絳反勸道:“我都挺過來了,你還這樣哀傷?”

而她,也是如此作為。

失去了摯愛的她,將全身心投入到了熱愛的事業。

她整理錢鍾書的稿子,翻譯《斐多篇》,又先後寫了《我們仨》《楊絳文集》《站在人生邊上》。

即使孤身一人,她也活得充實自在。

導演王家衛說:“人最大的煩惱,就是記性太好。”

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有開心,有悲傷,有成就,也有遺憾。

若念念不忘,只會讓自己負重前行,最終不堪重負。

只有學會讓過去的過去,才能迎接新的生活。

作家亦舒有一次去倪匡家做客,看到他的花園裡,盆栽生長得很好,枝葉茂密。

而她自己的花園,卻總是有一些長得不好、快要死掉的植物,疏疏落落。

於是,她便問倪匡有什麼秘訣。

讓她沒想到的是,倪匡竟說:“秘訣很簡單,不過是死的丟掉,換成新的而已。”

養盆栽如此,回望人生也同樣如此。

總有那麼一些事情,不盡如人意,或讓人悲痛,或讓人遺憾。

若不能及時從中抽身,只能荒廢自己的現在和未來。

正如《了凡四訓》所說:“從前種種,譬如昨日死;從後種種,譬如今日生。”

隨手關起門,把往事留在身後,才能將美好擁入懷中。

 

 

拉好窗

 

曾在知乎上看見過這樣一個問題:“怎麼樣才能活得比別人好?”

有一個人回答:“當你只活給自己看,不再跟別人比較誰活得更好的時候。”

深以為然。

正如楊絳曾寫到的:“人家掛著窗簾呢,別去窺望,你總得尊重別人家的窗簾。”

很多人總是拉開窗簾,窺望別人的生活,與自己進行比較,卻往往只能看到那些過的比自己好、令人羨慕的,卻忽略了自身擁有的幸福。

英國作家史密斯,曾寫過一本書《我們內心的“壞東西”》。

在其中,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。

史密斯和丈夫在一個朋友家吃飯,這位朋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。

同桌的還有另一位朋友,這位朋友喝到微醺後,話開始變多,開始和朋友進行比較。

朋友家的孩子成績比自己孩子的好;朋友掙錢多,住豪宅,開豪車;

朋友有時間鍛煉身體,甚至頭髮也比自己多。

“我討厭他們混的那麼成功。”他最後說道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