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登入
55歲~65歲這十年,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、睡覺,而是做好3點
為了能在中年後過得安穩舒心,享點清福,有個硬朗的身體,這段時間你得好好保養自己。 什麼該做,什麼不該做,心裡得有數。 戒掉那些爛習慣,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讓人生的路越走越順利。 尤其是55歲到65歲這十年,最好的惜命方式就是做到“4個戒”,為自己留住晚年...
value101
2025-01-13
強者活在事情裡,弱者活在情緒裡
在綜藝《十三邀》中,馬東曾聊到自己最重視的一種特質──事在人先。 意思是說,把一切情緒拋之腦後,專注於事情本身的品質。 事在人先的精髓在於,事情前置,情緒後置。 而遇到難事急事時,人總是習慣性將情緒置頂,先是生出畏難情緒,而後情緒化大於思考力,最後遲遲行動不起來。 有一類人,...
value101
2025-01-13
2025年最有性價比的活法:閱讀、運動、存錢
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。 也許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並不好,但是我們可以修身,可以自我完善,人的可貴在於自己。 2025年最有性價比的活法,就是讀書,運動以及存錢。 讀書,讓精神強大 董宇輝說:「你穿得再好,別人只會...
value101
2025-01-13
最清醒的活法:一切靠自己,一切都無所謂
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,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擺渡人。 不要對任何人抱持著心存幻想的期待和不切實際的妄想,一切都要靠自己。也不要在乎任何人對待你的任何態度,生活只屬於自己的感受,不屬於其他人的看法。 對一切都無所謂,我們才能屏蔽一切來自外界的傷害,自由自在,悠然愜意。 ...
value101
2025-01-13
最頂級的自律:不找事,不說話,不操心
我們曾經如此期待別人的認可,後來才發現,世界是自己的,和其他人毫無關係。 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,就是明確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,全心全意做好自己, 對於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和事,不找事,不說話,不操心。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,不要介入自己以外的糾紛,管住嘴,守住心,把時間和精力用來取悅和成全自己。...
value101
2025-01-13
不要再稱呼男人為帥哥了,稱呼帥哥已經過時,現在流行這3種稱呼!
心靈為行動提供動機,語言為行動提供理由。有些人是純粹的行動者。還有一些人,對心靈和語言格外敏感,並且善於透過心靈和語言影響旁人。 ——楊無銳《亞特蘭提斯的水手》,《讀經員》2025年第1期 前不久,一位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,說工作時遇到一位素...
value101
2025-01-10
要想晚年過得好,這3個習慣少不了
春意臨窗破曉天, 無憂無慮綠茵前。不知世事如迷霧,解悟人生已晚年。 ——厲以寧,《讀本》2023年第8期 刷到一個影片: 廣東一名92歲仍精神抖擻的老人向記者分享自己的「長壽秘籍」——...
value101
2025-01-10
跟親家來往,3種行為要避諱,很多人卻意識不到
劉震雲《一句頂一萬句》裡面有句話: 「街上的事,一件事就是一件事;家裡的事,一件事扯著八件事。」 兒女聯姻,親家和諧相處,自然其樂融融,倘若矛盾重重,自然會影響子女幸福。 親不親,看分寸;疏不疏,看尺度。 分寸是否拿捏到位,也決定了小兩口的婚姻溫度。 所以,必要禮節該走...
value101
2025-01-10
成年人最體面的拒絕,不是斷聯,不是黑,而是這3個字
知乎上有個提問:“如何對付微信不回訊息的人?” 一個高贊回答是:“人與人之間,沉默就是答案。” 微信作為溝通工具,簡單傳遞訊息時,缺乏溫度;熱烈討論問題時,容易上頭;想要結束一段關係時,簡單粗暴。 與其執著問為什麼,不如坦然接受,以不...
value101
2025-01-10
人過四十,莫管二事;人到五十,莫理二人
《醒世恆言》中有言:“事非乾己休多管,話不投機莫強言。” 有些事,管了就是錯;有些人,一聊就心寒。 隨著年齡增長,對人對事的態度也開始成熟,是時候收起任性,放下期待。 人過四十,莫管二事;人到五十,莫理二人。 利益紛爭的事,...
value101
2025-01-10
«
1
2
3
4
5
6
7
8
9
10
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