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善良,是體諒別人的不易

01
朋友跟我訴苦,這兩天在家上演了一出不愉快的家庭鬧劇。
朋友一堂嬸,半年前托她給自己兒子找工作。
因為不好拒絕,朋友厚著臉皮找了自己的大學同學,給他安排了一份工作。
堂嬸的兒子乾了大半年沒有存下什麼錢,她就覺得是人家工資給低了。
今年一回家,堂嬸便帶著一股怨氣跟朋友說:
過完年你把他帶回上海吧,我聽說那邊工資高很多,但是房租很貴,他又沒什麼錢,先委屈你讓他在你那住一陣子吧。
朋友委屈地說,自己現在是跟別人一起合租的,房子很小。
原本還有點殷勤的堂嬸臉色立馬變了;你不想幫忙就直說吧。
第二天堂嬸就在鄰居面前吐槽,說朋友太不近人情、太冷血了。
朋友很生氣,為了給堂嬸的兒子找工作,她費了很大的勁。
不僅沒有得到感激,反而是接二連三的麻煩。
習慣了一件事,一些人就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。豈不知,很多時候這是豈有此理。
有時候,並不代表著是親戚就可以為所欲為,一點都不見外。
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我幫你是情義,不幫是本分。
真正有修養的人,會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的分寸感。
懂得將心比心,體諒別人的不易。
02
一位作家講過她跟朋友坐火車去旅遊的經歷。
車廂裡有位抱著孩子的媽媽,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就一屁股坐到她床上,說帶著孩子不方便,要用自己的上鋪換她的下舖。
這時中舖的一位阿姨湊了過來:人家帶著小孩不容易,你就跟她換一下唄。
作家不是不願意,只是不喜歡被強迫。於是就跟她們說,自己的朋友也睡在這,不想到另一邊去睡。
中舖的那位阿姨來了句:這麼不近人情。
作家想了個辦法,自己跟那位媽媽換,讓阿姨睡那位媽媽的上鋪,自己睡阿姨的中鋪,這樣她也不用跟朋友分開了。
之前熱心的阿姨扭過頭來了一句:你這樣好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