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握好人生四“量”,是一輩子的修行

人生的路,要靠自己一步步去走。
活成什麼樣子,全看我們如何修煉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音量、肚量、膽量、氣量,體現了一個人的質量。
把握好這四個“量”,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穩致遠。
音量:說話輕聲一點
自古貴人語遲聲低。
你說話的音量,暴露了你的性格和修養。
有的人嗓門天生就大,方圓兩三里都能聽到他的吼聲,這是一種缺乏教養的表現,從裡子裡透露出對他人的不尊重。
而有的人,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輕聲細語,讓人如沐春風、充滿力量。
胡適的母親就深諳此理。
胡適小時候即便犯了大錯,他的母親也不會大聲吼罵他。
而是把他拉到沒人的屋子裡,心平氣和地擺事實、講道理。
後來胡適感慨道,是母親的細聲慢語,讓他冷靜地接受批評、認真悔過。
梁實秋說:
“一個人大聲說話,是本能;小聲說話,是文明。”
透過說話的音量,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靈魂,能感覺到這個人的本性是善良還是兇惡,是仁慈還是淡漠。
要知道,高音刺人耳,低聲悅人心。有理不在聲高。
真正有底氣的人,都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。當你開始輕聲說話,生活自然會多些和氣。
肚量:凡事看開一點
一滴墨汁,落進一杯清水里,這杯水立刻變了顏色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