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越過越好的3個表現(深刻)

有子曰: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”
人最應該抓住的根本,是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。
家庭的溫度,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程度。
一個好的家庭,是溫暖的港灣,能讓人褪去一天的疲憊;而不好的家庭,則讓人戰戰兢兢,傷痕累累。
那些越過越好的家庭,是什麼樣的呢?
界限分明的長輩,
可以綿延家庭的福氣
有一組數據顯示,在離婚家庭中,有近半數的夫妻離異,是由於婆媳矛盾造成的。
有55%的已婚女士認為:自己和婆婆相處得不算好;有41%的男人認為:自己家裡存在著婆媳問題。
婆媳之間出現問題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長輩缺失邊界感。
電視劇《這就是生活》中,劉淑敏就是這樣一位長輩。
在得知兒子和兒媳小白結婚後,婆婆劉淑敏沒有經過小白的同意,直接去幫小白搬出了婚前的家,一家人住在一起。
並且,在擅自幫小白搬家的過程中,還把小白珍視的限量版手辦,直接給了搬家工人的兒子,只為了抵消一百塊錢。
婆婆勤快、愛乾淨,還總是幫小白做家務。但也正是因為婆婆的過多幫扶,帶給小白的卻是無處不在的“災難”。
婆婆經常不經過小白的同意,就進入她的臥室,幫她整理衣服和文件。結果洗壞了小白的真絲衣服,還導緻小白經常找不到自己的東西。
這讓小白感到很不習慣,抗拒道:“我父母都不會動我的東西”。
後來婆婆又一聲招呼也不打,就把小白原先住的房子,拿出去出租,美其名曰節省家用。
小白髮現後,試圖拒絕這樣的安排,因為她想擁有婚後的獨處空間。
婆婆卻詫異地說:“這裡就是你的家!都結婚了,還要什麼獨處空間啊?”
婆婆的過度關心,在小白懷孕後,更是達到了監視一樣的狀態:
不准許小白吃辛辣的食物;不讓穿高跟鞋;不能長時間洗澡;就連葉小白接個電話,她都擔心有輻射,要去幫小白拿著手機......
對老太太來說,這是全方位的關心;但是對小白來說,卻是一種窒息的生活處境。
我們總說過猶不及,關心一個人一旦過了度,就會成為對方的負累,親情愛情都不例外。
其實,親人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,是愛而不侵,保持邊界感。
保持邊界感,並不是因為冷漠,而是你知道該做什麼事,該說什麼話。
因為一旦越界,原本簡單的事,就會變得複雜。
老人有大格局,懂得守住自己的邊界,一個家才能越過越好。
情緒穩定的父母,
可以穩固家庭的風水
拿破崙說:“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,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。”
而在家庭中,情緒穩定應當是每個人最基礎的能力。
如果一個人已為人父母,情緒還是易怒失控,那麼對於孩子來說,將是一場人生災難。
演員舒淇曾在採訪中講過自己的童年,她說:“我沒有童年,我的童年太淒慘了。”
舒淇出生的時候,媽媽才18歲。
用她的話說,就是“小孩生小小孩,父母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帶孩子”。
她很小的時候,就要特別觀察父母的反應,一旦發現他們心情不好,就得離著遠一點,不然就很容易被當成出氣筒。
父母除了經常對她發洩情緒外,還時常用言語羞辱她,說她的嘴巴不好看,人長得也醜。
這導致舒淇小時候一直認為自己很醜,自卑壓得她抬不起頭。
最讓舒淇心灰意冷的,是發生在15歲那年的一場車禍。
當她滿身傷痕需要安慰的時候,媽媽不僅沒有表現出心疼,還給了她一頓惡狠狠的責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