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厲害的人,都不著急

如今的生活,節奏越來越快,人們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,總是焦躁不安,覺得:“太慢了”“等不及”……
我們想要越來越多,耐心卻越來越少了。
但是很多事情,越是著急越不會做成。
成功不僅需要“快”的效率,更需要“慢”的智慧。
作家三毛曾在書中寫道:“你要給自己時間,不要著急,一步步來,一日日過。”
讓自己慢下來,別著急,你想要的,都趕來在路上。
修煉耐性
如今,很多人會感到患得患失。
總是想著自己付出了很多,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。
總是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,卻看不到結果。
然而,越是迫不及待,便愈發心浮氣躁,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。
看過這樣一則故事。
有個年輕人看到自己的同學飛黃騰達,他羨慕不已,覺得自己也能成為千萬富翁。
於是他辭職開始創業,希望能一夜暴富。
他開過餐飲店、洗衣店、連鎖超市等,但他總覺得賺錢太慢而不停地找新的出路,隨著創業接二連三的失敗,他的家庭陷入了絕境。
他的妻子很是恐慌,就去寺廟求助高僧指點。
高僧說:“請你的先生來見我吧。”
之後,這位年輕人很不情願地來到了寺廟。
高僧帶他走進後院,對他說:“如果你能掃完這地上的落葉,我就把獲得千萬財富的秘密告訴你。”
年輕人覺得這很容易,拿起掃把就開始掃,結果每次眼看就要掃完時,身後的地面又掉滿了枯葉。
經過一天的打掃,地上的落葉甚至比他剛來時還要多。
他生氣的去質問高僧:“你為什麼要騙我?”
高僧對他說:“你對財富的慾望就像這地上的落葉,它已經覆蓋了你的耐性。你心裡有千萬的慾望,卻只有一日的耐性。”
無論做什麼事情,若缺少耐性,不管有多少聰明智慧,很容易會半途而廢,也終將一事無成。
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:“耐性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。”
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,拼的不是起跑時的速度,而是持久的耐性。
欲速則不達,越是節奏快的生活,越我們需要沉下心來,修煉自己的耐性,這樣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。
目標堅定
哈佛大學曾進行過一個關於“人生目標”的調查實驗。
科學家選了100個智力與年齡、生活環境等條件相近的兒童。
經過統計發現:27%的人沒有目標,60%的人目標模糊,只有3%的人有長期和階段性的目標。
25年後再對比時發現,27%沒有目標的人在從事最辛苦的工作,甚至有些人還要靠救濟金生活;
但那3%有長期和階段性目標的人,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。
拿破崙曾說:“若你想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就,首先要擁有一個明晰的目標。”
谷愛凌,就是一個從小目標堅定的人。
2022年,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大跳台比賽和U型場地比賽中都成功奪冠,還在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比賽中拿下亞軍。
18歲的她首次參加奧運會,就榮獲兩塊金牌和一塊銀牌,成為了冬奧會上最耀眼的明星。
在採訪中,她激動的說:
“這一刻,我小時候定下的目標終於達到了。”
原來,谷愛凌在小時候,就在擺滿獎牌的櫃子上給北京冬奧會預先留下了金牌的位置。
為了實現目標,即使沒有母親和教練的催促,她也總是訓練場上練習滑雪時間最多的人。
堅定目標的本質在於,是否真的想要。
有人說:“如果一個人18歲的時候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,那麼他在35歲的時候一定會有所成就;
如果一個人18歲了還仍然糊里糊塗地度日,那麼他三四十歲的時候仍然會在底層奮鬥。”
只有內心真的堅定的想要得到,才能向著定下的目標乘風破浪,披荊斬棘的向前走。
世界上最好的捷徑,就是朝著心中的目標,堅定地努力下去 。
保持樂觀
丘吉爾說:“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中都能看到機會,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裡卻只能看到危機。”
身處困境時,保持心態樂觀,試著在危機中找找機會,也許就能看到希望。
霍金在17歲時考上了劍橋大學,正當他享受美好的生活時,命運卻和他開了個玩笑。
在霍金21歲時,他得了一種叫做“漸凍症”的罕見疾病。
醫生預測他還剩3年的生命時光,這讓他一度陷入消沉。
可當他想起和他同病房的小男孩,因為疾病突發第二天就去世了,霍金覺得上天對他還算溫和。
於是,霍金開始樂觀地面對自己的命運,雖然身體不能行動,但是思想可以“所向披靡”。
他繼續自己的物理研究,用研究成果幫助了很多人,終成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