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譜是一種態度(2023全新領悟)

人到中年,會慢慢發現,做事靠譜看似是一種能力,實則是一種態度。
答應好的事,總是敷衍;約定好的日期,總是拖延,遇到問題只會甩鍋和推責,這樣的人,最終也不會收穫幸福。
凡是多想一層,幹活多做一步,並不會少塊肉,或者少一分錢。
有句話說得好“事有歸著是富相”。
一個人越靠譜,越幸福 。
01
學會課題分離,對他人靠譜
“都怪你,我說了不洗這件大衣吧,你非得讓我洗,現在我的耳機被洗壞了。”
昨晚,小文準備洗衣服,丈夫看小文的大衣髒了,讓她一併放到洗衣機洗了。
小文覺得大衣才穿了幾天,沒必要洗。但是丈夫說髒了,就洗了吧。
可是,大衣口袋裡有一副新買的耳機,洗衣服的時候沒有掏出來。
衣服是洗乾淨了,耳機卻被洗壞了。
小文很是懊惱,她把錯都怪到丈夫身上。於是,對丈夫說話夾槍帶棍。
類似這樣的事情,在小文的生活中,不斷上演著。
因為小文動不動就甩鍋,有次丈夫終於忍無可忍,跟她大吵了一架。
小文懵了,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下定決心改變。
可是,好景不長,小文的狀態又回到了原點。
她希望自己改變,但是又一味責怪他人,企圖通過別人的改變來改變自己。
如果一個人事事都甩鍋於別人,是不可能讓自己變好的。
若是真的下定決心改變,只需關注自身。
阿德勒心理學強調“課題分離”,要區別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。
需要改變,是自己的課題,而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則是他人的課題。
不應該將自己的行為歸咎於他人的行為 ,否則,就是將兩者混淆,為自己難以做出改變找藉口。
阿德勒說:“人是描繪自我人生的畫家,只有你能創造自己,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。”
如果將自己的人生甩鍋於別人,那麼別人就會幻化成牢籠,自己一生都在跟這個牢籠做鬥爭。
02
專注此時此刻,做個靠譜的人
網友小娟分享了自己的一段故事。
小娟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分開,媽媽選擇了再嫁,爸爸選擇了去大城市打工。所以小娟從小到大,跟著奶奶生活。
爸爸媽媽很少出現在她的生活中,就連家長會,也是奶奶去參加。
同學們都在背後議論,有的同學甚至親自問小娟:“你爸媽呢?他們怎麼從來沒出現過?”
小娟每次微笑著回應同學們,說爸爸媽媽在大城市打工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