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大器者,必經曆三種磨煉

一個事物從初生到走向成熟,勢必要經歷一系列的障礙,以不斷適應現實的需要。
人的生存之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?
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,必須要與時俱進,讓自己得到成長。
01
順勢而為
為什麼擁有同樣資源的人,最後取得的成果不一樣?
為什麼有的人能把一手爛牌打好,而有的人白白浪費了一手好牌?
擁有好資源並不一定能產生好結果,懂得利用資源才能脫穎而出。
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:
古時候,有很多農戶以洗衣為生,冬天時經常因為龜手無法工作,但有一家人卻從未休息過,因為他們家祖傳一種特殊藥膏,不會讓手凍傷。
當時恰逢亂世,各地紛爭不止,軍人冬天打仗時會因為手腳皸裂,疼痛難忍,影響戰鬥力,君王便向大眾徵集免費藥材。
有人勸說農戶將藥獻給君王,但農戶卻拒絕了,他解釋說怕藥物萬一不靈,自己會因此獲罪,但心裡想的卻是不想白白貢獻。
後來,一個商人聽說這件事後,便決定重金購買。農戶看到大筆的金銀,便鬆了口。
緊接著,商人把藥方獻給了君王。
第二年冬天外敵侵犯,塗了藥膏的士兵戰鬥力明顯好於對方,一舉將敵軍打跑,君王大悅,不僅賞了商人很多錢,還給他封了侯。
農戶聽了這個消息,後悔不已。
農戶本身擁有好的資源卻不懂利用,因為見錢眼開,白白將機會送給了別人。
有時候,我們一事無成並不是沒有資源,恰恰是因為白白浪費了資源。“好鋼用在刀刃上”才會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。
一根稻草,扔在街上,就是垃圾;與白菜捆在一起,就是白菜價格;與大閘蟹綁在一起,就是大閘蟹的價格。
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,並不只是因為他們優秀,還因為他們懂得利用資源。
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對資源利用的差距。
行動前,要對自己手上材料進行整理,清楚哪些資源可以被最大化地利用,這樣才能在做事過程中,將資源有效地分配到所需的地方。
懂得利用資源,才能物盡其用,最大程度地發揮優勢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02
適時而變
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,更沒有一成不變的趨勢。只有隨著時勢不斷改變自己,才能立於不敗之地。
任何一件事物要想經久不衰,必須要與時俱進。
以前,一提到戲曲,彷彿就是老年人的標配。但近幾年發現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聽“戲”了。這得益於以短視頻為主自媒體的發展,一些音樂博主將傳統戲曲時代化,使得一些戲曲聽起來更好聽、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“口味兒”。
與時俱進的事物才具有生命力,如果一直故步自封,不敢突破舊有的慣性,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。
熱播電視劇《狂飆》裡的高啟盛在2000年創業從小靈通起步,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,手機因為功能更多,可利用率更高,逐漸佔領了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