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小時候像糖黏豆,長大了卻拼命逃:這3個逆人性真相要早知道

孩子小時候像糖黏豆,長大了卻拼命逃:這3個逆人性真相要早知道
value101 2023-03-27 檢舉

 

 

作者:溫蒂(富書專欄作者)

 

最近,跟幾個朋友聚會,孩子們一見面就玩開了。

 

其中一個朋友吐槽:“這孩子,見了同類,就不要娘。”

 

她說,每次一回到老家,女兒就跟小叔家的哥哥姐姐24小時黏在一起。

 

用餐時碰見,老母親就抓住她嘮叨,別玩那麼多遊戲啊,別忘了寫作業啊。

 

女兒假裝聽不見,沒搭理她。自覺討人嫌了,老母親感到心寒吶。

 

都說母子連心,父子天性,可現實中,孩子小時候像糖黏豆,長大了卻拼命想逃。

 

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不願意跟自己親近,甚至跟自己反目成仇,這是為什麼呢?

 

其背後的逆人性真相,父母一定要儘早知道。

 

 

在孩子需要澆灌的時候

父母卻狠心逃離

 

孩子在玩遊戲刷視頻,媽媽在旁邊忙著自己的事情;

 

孩子索然寡味地玩著,爸爸在旁邊一直打電話;

 

孩子抓耳撓腮寫作業,媽媽在旁邊怒容滿面守著……

 

這些畫面,你是不是很熟悉?

 

我們身邊有挺多這樣的父母,陪著孩子,但不是陪伴孩子。

 

有心理學研究發現,這種沒有參與感的精神逃離,比起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逃離,對孩子的傷害更大。

 

一方面,孩子會效仿父母心不在焉的樣子,做事敷衍不專心,對他人漠不關心。

 

另一方面,孩子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點都不重要,感到很委屈,又無處宣洩。

 

孩子在嬰幼儿期需要陪伴滋養,就像幼苗需要澆灌一樣。

 

如果這時候父母給不到他情感依戀,孩子感到孤獨,失望,沮喪,久而久之,就會不願意聽父母說話,有心事也不告訴父母。

 

主持人楊瀾說:“如果不抓住機會給予孩子好的陪伴,很多缺失,是一輩子都難以彌補的。  ”

 

所以,孩子長大了會跟父母沒有親近感,有些孩子可能還拼命想逃離得遠遠的。

 

 

在孩子需要撐桿的時候

父母卻無情打壓

 

綜藝節目《少年說》有一期,一個女孩吐槽媽媽,總是拿她跟學霸閨蜜作比較。

 

媽媽說:“你看你成績這麼差,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?”

 

女孩向台下的媽媽喊話,說她很受打擊,自己的努力媽媽看不到。

 

可面對女兒的哭訴,媽媽還視若無睹地繼續辯解:

 

“我不斷打擊你,是因為你的性格有點飄。

 

當你很強的時候,我覺得我要拍一下,當你覺得你很弱的時候,我要推你一把……不是說我只肯定你,你就出得了效果……”

 

女孩不再發聲,抹去一把淚,不打招呼就轉身離開了。

 

當局者迷,像這個媽媽一樣,我們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打壓孩子。

 

我們習慣了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,藏在心裡不說;而對孩子的缺點卻火眼金睛,天天念叨著。

 

心理學上有個“視網膜效應 ”,意思是說,當你過度關註一件事情,就會產生視覺偏差,不能全面準確地看待其他事情。

 

當父母總是說孩子這不行,那不行,就會帶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:反正努力也沒用,乾脆什麼都不做了。

 

孩子不大可能喜歡只打壓不鼓勵他的父母。

 

 

在孩子需要鬆綁的時候

父母卻使勁拉拽

 

在熱播劇《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》中,付心童原本是大學老師,有了孩子之後,經丈夫邊亮勸說辭職回家當全職媽媽。

 

付心童全身心投入地照顧兒子,事無鉅細,甚至在給兒子喝飲料時,她都會先幫打開瓶蓋。

 

每天盯著孩子的學習,早早替孩子決定好了要考重點中學和名牌大學。

 

可讓她傷心的是,孩子的成績大滑坡,還說自己的夢想是做一名廚師,想讀職校。

 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