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,是他的心理彈性

人生在世,難免經歷沉浮,不會永遠順遂如意,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。而內心真正強大的人,都學會了自我複原。
現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·桑德伯格在《另一種選擇》一書寫道:
擁有心理彈性,方能扛住生活的重壓,具有觸底反彈的能力。
彈性強的人,在低谷裡自我修復,在痛苦中積蓄能量,才能重新尋覓到人生新的旅途。
01
情緒彈性
在平時,你是不是也這樣:
排隊排久了,心情不好就破口大罵。
堵車了,心煩意亂,一通埋怨。
他人說了一句話讓你不舒服了,你就要反駁回去。
發脾氣是本能,會控制情緒才是本事,情緒穩定是一個成年人必備的修養。
在綜藝《躍上高階職場》裡,梁偉豐是一位廣告公司的老闆,帶著三位員工,為一家銷售空氣炸鍋的甲方做廣告文案。
但雙方在溝通過程中因為一些原因鬧得不太愉快,甲方開始出難題:各種不配合,拒絕給出任何參考數據,且嚴重質疑他們的業務能力。
一場溝通之後,三位員工火冒三丈,抱怨甲方無禮、無知、難伺候。
為了消解心中的悶氣,他們更是將情緒發洩到了提案上,用文字痛斥甲方的行為缺乏禮貌和教養。
當梁偉豐看到這個充斥著情緒的提案時,內心很震驚。但他依然表現得很鎮定,思考片刻後,給他們提出了修改的建議和方向。
老闆冷靜的態度深深影響了三位員工,他們也從壞情緒中恢復過來,最終給出了有效的提案。
真正的強者,懂得把所有心思和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,而不是宣洩負面情緒。
有句話說:“人之所以發怒,是因為以他的能力,解決不了自己面臨的問題。”
戒掉衝動、穩定心態、尋求解決方案,才是擺脫精神內耗最好的解藥。
越是怒火萬丈的時刻,越需要情緒復原力。
當一條路走不通時,就換條路徑,當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時,就換個心態面對問題。
讓情緒復原,才能行穩致遠。
02
關係彈性
有人說:“任何關係,雙向奔赴才有意義。”
一段好的關係,肯定是兩個人都在用心經營。
很多時候,再親密的關係,也會因為一次爭吵,一次懷疑,而產生裂痕。
看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有一對新婚夫妻,大多數時候兩人和和睦睦,但他們之間80%的爭吵卻來自同一個問題。
丈夫覺得妻子的包包亂七八糟,家裡的東西更是凌亂不堪,每次都強迫她立即整理,可是妻子堅決不從,爭吵愈演愈烈,冷戰更是常態。
妻子覺得婚後丈夫是不是不愛她了?為什麼他不能順手整理呢?
兩人經過一次深度溝通後,丈夫得知妻子小時候的事情。
小時候,妻子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,就把她寄宿在其他親戚家,然而親戚對她的約束力比較強,要求她把書包裡的書本、鉛筆必須擺放得整整齊齊。
她很討厭這種謹小慎微的生活,所以長大後的她,經常把物品隨意擺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