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你也想逃離孤獨,想要找到生命中的同伴,不妨去讀讀《里斯本夜車》

若你也想逃離孤獨,想要找到生命中的同伴,不妨去讀讀《里斯本夜車》
value101 2022-09-27 檢舉

 

我覺得很多時候,人與人相遇正如深夜里呼嘯交馳而過的列車。我們望向在朦朧黯淡車窗后的人,倉促一瞥。還來不及看清,對方已從視線中消失。——《里斯本夜車》

生命中,總會有那麼一刻,我們既覺得孤獨,卻又無法排遣寂寞。

所以,有些人孤獨著就成了習慣,最后和孤獨和解,就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一樣。

還有些人,明明被孤獨所困擾,卻依然義無反顧的和孤獨對抗,最后在孤獨中邂逅另一個孤獨的人,得到療愈。

療愈一個孤獨的人需要另一個孤獨的人,這個關于孤獨的理解,來自于瑞士著名作家帕斯卡·梅西耶的小說作品《里斯本夜車》。

 

 

 

對于這本書,如果讓我對此書做一個評價,那麼我會說這是一本能走進你我心靈之書。

 

書中講述了一個關于逃離和尋找真正自我的故事,進而引發了我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孤獨的理解。

這是一本真正能走進我內心的哲學之書,也是一本人生之書,看完這本書,我會有再看一遍的欲望。

我總感覺書中主人公的行為看似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看似是去尋找內心想要知道的答案,但其實他的真實目的卻并非如此。

作為一本暢銷很多國家的書籍,《里斯本夜車》不負所望的贏得了人們的口碑。

小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叫賴蒙德·戈列格里斯。

戈列格里斯是文理中學的古代語言語教師,他從小家境貧寒,后來因為酷愛古代語言成為了一名職業教師。

 

他自從任教以來,一直兢兢業業,且是這個學校里最牢靠,也最一板一眼的人。

如今五十多歲的列格里斯,在這所學校任教了已經三十多年,工作上也是可圈可點,更甚至學生們給他起綽號叫「無所不知。」

可就是這麼ㄙˇ板的人,就是這麼按部就班,不懂變通的人,卻在不惑之年偶遇了一個陌生的葡萄牙女人,并和她有了短暫的相處。

這是一次短暫的相處,就好像生命中一次偶然的遇見一樣,本來該是毫無交集,可卻意外的在戈列格里斯心里留下了影子。

這個影子,這次遇見,忽然間讓戈列格里斯醒悟了,他猶如魂壺灌頂,突然開始厭惡了現有的生活。

他以為他的一生就是這樣,在這三尺講臺上講到退休,卻沒想到,偶然的一次遇見,竟然讓他開始從人生的終點回頭看清了現在的自己。

 

戈列格里斯來到了一家書店,正好看到一本非常適合自己的書,就這樣,他被這本《文字煉金師》的書而吸引,決定離開自己待了三十多年的講臺,轉而去尋找另外一種生活。

而這本《文字煉金書》的這本書為戈列格里斯開啟了一扇大門,讓他開始想要探尋這位葡萄牙醫生,并在他那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。

就這樣,這位無所不知的教師,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而這趟旅行的終點就是里斯本。

里斯本這座城市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城市,這個城市戈列格里斯第一次來,但他并不陌生。

來到這座城市,戈列格里斯的目標就是尋找《文字煉金師》的作者普拉多,并知道關于他的故事。

 

小說的前邊,主人公的出行看似是盲目而沒有計劃的出軌旅行,但實際上,這樣的開始卻并不突兀。

其實這種寫法,作家毛姆在他的成名作《月亮與六便士》中就有如此去寫。

《里斯本夜車》的主人公戈列格里斯和《月亮與六便士》中的斯特里克蘭是同一種人,不同的是一個是反省人生,最后去感悟生命,另一個是反省人生之后,跳出人生的枷鎖,轉而追求另外一種追求。

兩個人都是在合適的時候做了對自己最正確的選擇,但他們走的道是不同的。

在他們的身上,我們總能看到人成長的痛苦和撕裂感,也能看到人之孤獨之后,對抗孤獨的方式。

 

其實回頭再看這兩個相似命運的人,我們會發現,不論是戈列格里斯還是斯特里克蘭,他們倆個人都是那種獨行者,也是孤獨者。

他們倆人的內心是渴望有人能懂得,也是渴望有人真正的療愈他們的孤獨。

戈列格里斯療愈自己的孤獨選擇了探訪同類人普拉多的經歷,來不斷反省并改變自己。

斯特里克蘭則是選擇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,為心中的理想而拼搏,但即便理想可以為他提供激情和養料,卻無法填充內心的空虛和寂寞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